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国创新指标在全球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2年的第11位,顺利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科技实力的显著增强,为下一个阶段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打下了基础。如何进一步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布局,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意义重大。 随着党中央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统筹布局将持续得到强化。这更加有利于我们在恪守定位、履行使命的基础上,以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为牵引,聚焦复杂科技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使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洲际量子通信。“九章”和“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使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都实现这一关键技术突破的国家。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又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 不过,眼下我国面临的国际科技竞争和外部遏制打压形势依然严峻。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优先权,亟需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不断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布局,把有限的资源聚焦到最重要、最急需的科技任务上,集中力量、加速突破。 立足当前,就是要从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出发,围绕保障粮食、能源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快攻克“卡脖子”难题。着眼长远,就是要在事关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领域,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目标,前瞻部署更多颠覆性变革性技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进一步而言,我们遇到的许多重大科技问题,难以依靠某一个创新单元独自解决,需要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不同战略科技力量分工合作、协同发力。采取建制化科研组织方式,实现跨机构、跨学科、跨团队深度合作,推动我国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壮丽航程,气象万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重任,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