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抓机遇、应挑战、化危机、育先机的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新征程上,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关键,在协同发展中实现造福于民。 远近兼顾,科技创新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一方面,立足当前,就是要从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出发。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加快攻克“卡脖子”难题,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就是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领域。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打造更多科技自立自强的大国重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强化科技支撑,拓展应用场景,各地发力新赛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一体两翼,协同发展是重点。“众人拾柴火焰高”简单形象地解释了“抱团”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协同发展既补各自的短板,又锻造共同的长板的作用。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以控增量、疏存量为宗旨,坚持“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两翼”协同发力,联动发展新格局,承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把发展落差的势能变成协同发展的动能,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推动“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 以民为本,造福于民是目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谋求发展的根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要坚持“问需于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迈开步子、沉下身子,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入手,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期待,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共建共享,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生效,让协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