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着眼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战略目标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战略重点之一。能否顺利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直接取决于能否顺利建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离开了实体经济,忽略了实体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非排斥虚拟经济,但前提是要注重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不能本末倒置。持续强化实体经济,抓实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是无水浮萍,无法得到持续发展。各地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要防止脱实向虚。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挑战,都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把扩大内需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国工匠。 向“实”而行,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壮大,念好“实”字经和“稳”字诀的中国经济,必能在新时代书写出波澜壮阔的新篇章。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指出,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加速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