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oyyyy 于 2025-11-26 16:33 编辑
初冬的南粤大地,暖意融融、生机勃发。11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和省长孟凡利陪同下,深入梅州、广州两地考察调研。从红色纪念园到丰收柚园,从创新实验室到省委省政府会议室,总书记的足迹踏遍南粤沃土,既回望历史根脉,又擘画未来蓝图,为广东在新征程上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注入强大动力。 红色土地承载初心使命,革命精神照亮前行之路。7日下午,总书记首先来到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的叶剑英纪念园。在庄严肃穆的叶剑英纪念馆,总书记向叶剑英铜像敬献花篮,深深鞠躬,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敬意。展厅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生动再现了叶剑英元帅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光辉历程。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建立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打下的江山、攒下的家底之上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革命老区是红色基因的富集地,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党史宣传教育,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梅州作为著名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精神厚重。如今,这片热土上的人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嘱托,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育,让革命故事代代相传,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奔流不息,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滋养。 乡村振兴绘就富民图景,特色产业托起幸福生活。正值金柚收获季节,梅州雁洋镇南福金柚种植基地内,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柚香四溢。总书记走进基地展示厅,认真听取广东加大革命老区支持力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情况汇报,仔细察看金柚鲜果、深加工产品及文创衍生品,对梅州将小小金柚做成特色产业的做法给予肯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要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枝嫁接技术改良品种、引入电商直播拓宽销路、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等举措,让“黄金果”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致富果”。 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能,湾区建设擘画宏伟蓝图。8日上午,总书记在广州察看广东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果展示,对广东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突破表示赞赏。在随后召开的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对广东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始终肩负着为全国改革发展探路的重大使命。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党中央赋予广东的重大责任和难得机遇。总书记强调,要锚定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同心协力、稳扎稳打,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广东作为大湾区建设的主力军和火车头,必须充分调动企业、专业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当前,大湾区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产业协同持续深化,正朝着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稳步迈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总书记着重强调,做好广东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要求,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是广东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革命老区到繁华都市,从乡村振兴到湾区建设,广东的发展历程始终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在新征程上,广东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锻造过硬队伍,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确保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两天的考察行程,虽时间紧凑却内涵丰富,既饱含着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对基层群众的关切之心,更寄托着对广东发展的殷切期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广东在新起点上砥砺前行的行动纲领。从梅州的红色沃土到广州的创新高地,从田间地头的丰收喜悦到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南粤大地正掀起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相信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东必将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范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