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体现先行先试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以红色文化为根、科技创新为翼、融合发展为径,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红色基因铸魂,凝聚振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叶剑英纪念园考察时指出:“要结合党史宣传教育,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广东作为革命老区集中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是文化记忆的唤醒,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云南文旅融合经验表明,通过活化红色遗址、开发红色研学路线,既能带动乡村旅游,又能增强村民文化自信。广东正以“红色+”模式,将革命遗址保护与乡村产业结合,形成“红色引流、产业留客”的良性循环。 二、科技赋能兴农,筑牢振兴根基 广东梅州金柚产业的崛起生动实践了加强科技应用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作用。通过引入地理测绘大数据、智慧农业系统,当地实现精准种植、智能灌溉,带动农户增收。科技对乡村产业的赋能体现在全链条升级中。在种业端,广东加大种源技术研发,培育抗病性强、产量高的金柚新品种;在加工端,利用低温锁鲜技术延长柚子深加工产品保质期;在销售端,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让梅州金柚畅销全国。“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融合发展富民,拓展增值空间 云南的“阿者科计划”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哈尼梯田景观、蘑菇房建筑等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产,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农文旅融合,能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广东梅州借鉴此类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以金柚为媒介,打造“采摘体验+文化节庆+民宿旅游”的复合业态,游客可亲手采摘柚子、参与柚皮雕刻非遗体验、入住客家围屋民宿,大大增长了乡村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印证了融合发展的潜力,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从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到科技赋能的产业变革,再到农文旅融合的业态创新,广东正以“三位一体”的实践回答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广东将继续以红色文化铸魂、科技创新筑基、融合发展拓路,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广东样本”,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