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找准监督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既是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的最小单元,也是政策执行、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社区纪检组织唯有立足职能定位,以精准监督、刚性执纪、暖心保障筑牢基层防线,才能为新质生产力在社区层面的培育壮大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政治监督精准化,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航向标”。社区纪检组织要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作为政治监督首要任务,聚焦社区内智慧养老、数字政务、便民服务新业态落地等关键领域,建立“清单式”监督机制——紧盯政策执行“中梗阻”问题,严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纠正“重形式、轻实效”的表面化落实,确保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创新要素服务民生等举措不走样、不打折。针对社区引入智能设备、培育便民产业等具体工作,纪检委员全程跟进监督,推动资源向真正能激活基层发展活力的领域倾斜,让新质生产力发展贴合社区实际、回应群众需求。 基层治理廉洁化,扫清新质生产力培育“绊脚石”。公平清朗的基层环境是新质生产力萌芽生长的土壤,社区纪检组织要以“微监督”破解“微腐败”,聚焦社区集体资产使用、民生项目招投标、惠民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依托“阳光村务”平台、居民监督员队伍,推动权力运行全程公开。针对社区内新业态培育中可能出现的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常态化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严查政商勾连、截留挪用扶持资金等行为;同时深化以案促改,针对监督中发现的制度漏洞,推动完善社区资产、资金管理细则,从源头上铲除阻碍创新、制约发展的腐败土壤,为社区内小微企业、便民服务新业态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干事激励常态化,激活新质生产力释放“动力源”。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基层干部的主动作为,社区纪检组织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在探索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数字便民服务中出现的无心之失,依规依纪予以容错纠错;对敢闯敢试、积极作为的干部,旗帜鲜明予以撑腰鼓劲。同时,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通过“廉政微课堂”“身边案例警示”等形式,引导社区干部既守牢纪律底线,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让“干部敢为、群众敢首创”成为社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鲜明底色。
社区虽小,却是新质生产力惠及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唯有以纪检监督的“硬约束”,护航基层治理的“软环境”,才能让新质生产力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把发展成果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