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的华章,总是在奋斗中书写。当擘画蓝图的宏伟号角响彻神州,一股磅礴的力量正从国家的中枢传递至每一寸土地,激荡在每一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心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研究,而是落地生根的实践指南。在广袤的田野上,在繁忙的社区里,在轰鸣的车间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这股精神伟力正转化为千千万万普通人“踔厉奋发、真抓实干”的生动实践,汇聚成“创未来、建新功”的滚滚洪流。 “学”在基层,是让宏伟蓝图对接百姓期盼的“翻译”过程。初闻全会精神,其中不乏“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宏大词汇。对于终日与乡亲们的“柴米油盐”、村里的“一亩三分地”打交道的我们而言,如何让这些高瞻远瞩的目标变得可感、可触、可及?关键在于做好“翻译官”。我们讲,“高质量发展”就是咱们种的粮食要更绿色、更值钱,村里的环境要更干净、更宜居;“共同富裕”就是左邻右舍的日子要一起红火,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队。这个过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全会精神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能够浇灌出幸福生活的甘霖。只有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让宏伟蓝图对接上老百姓最朴素的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精神的种子才能在基层的沃土中生根发芽。 “干”在基层,是把“施工图”变为“实景画”的攻坚过程。 基层是全部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最考验担当和智慧的“练兵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最终要落到一个“干”字上。社区网格员们,不再满足于上传下达,而是穿梭于楼宇之间,细致入微地排查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组织文体活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服务群众,这是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中贡献着基层的智慧。优化营商环境也不再是遥远的口号,窗口单位的同事们在“一网通办”上持续下功夫,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这些点点滴滴的“干”,或许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无数个“微行动”,汇聚成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巨能量”。 “创”在基层,是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开拓新路的探索过程。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全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通往目标的路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面对农产品销售难,有村干部带头尝试直播带货,成了乡亲们的“网红书记”;面对老旧小区管理难,有社区书记发动党员和热心居民,成立了“红色物业”,探索出居民自治的新模式;面对企业发展瓶颈,有驻企干部主动牵线搭桥,引入高校科研资源,助力技术升级。这种“创”,不是好高骛远的空想,而是立足于脚下土地、着眼于现实问题的“微创新”。它要求我们基层干部不仅要有执行的“铁肩膀”,还要有破解难题的“宽肩膀”和“巧心思”。全会精神鼓励我们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正是要激发这种源自实践第一线的、最鲜活的生命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全会精神如同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航向。作为奋战在基层一线的一员,我深知,岗位虽平凡,但责任重大;工作虽具体,但连接着宏伟的事业。我们每一位基层干部和群众,都是这场伟大征程中的一颗螺丝钉、一块铺路石。唯有以“踔厉奋发”的精神状态,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以“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将全会描绘的壮丽蓝图,一步步变为身边可感可及的现实图景,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功绩,共同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