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已成为社区工作不可或缺的 “核心引擎”,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只有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才能让社区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真正把社区建设成居民安居乐业的 “幸福家园”,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做好居民工作是社区治理的核心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党建引领如同 “主心骨”,只有正确发挥其导向、组织、服务作用,才能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的 “最后一公里”,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搭建 “零距离” 沟通桥梁,是党建引领做好居民工作的前提。居民需求能否及时传递,直接影响工作成效。社区党组织需打破 “被动等待” 模式,主动下沉倾听民意。可通过建立 “党员联系户” 制度,让每名党员定点联系 10-20 户居民,每月上门走访、电话沟通,收集生活难题与意见建议;开设 “红色议事厅”,每月固定时间邀请居民代表、物业人员、驻区单位代表围坐交流,针对小区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等问题共同商议。例如,某社区党组织发现居民反映 “小区充电桩不足” 后,通过 “红色议事厅” 快速协调物业划定充电区域,联系企业安装设备,仅用两周便解决了居民充电难题。这种 “面对面” 沟通模式,让居民诉求有处说、有人听,也让党建工作更接地气。 解决 “急难愁盼” 实际问题,是党建引领做好居民工作的关键。居民工作不能停留在 “听意见”,更要落实到 “解难题” 上。社区党组织需聚焦老人、儿童、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精准提供服务。针对老年人 “吃饭难”,可联合辖区餐饮企业打造 “老年助餐点”,党员志愿者负责送餐上门;针对儿童 “托管难”,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 “四点半课堂”,组织党员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此外,面对居民反映的共性问题,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某老旧小区居民长期受 “水管老化、水压不足” 困扰,社区党组织多次对接水务部门,协调资金进行管网改造,党员全程参与监督施工,最终让居民用上了稳定的自来水。用实际行动解决问题,才能让党建引领真正走进居民心里。 凝聚 “多元共治” 居民力量,是党建引领做好居民工作的保障。居民工作不是社区党组织 “单打独斗”,需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形成共治合力。社区党组织可通过组建 “红色志愿队”,吸纳居民中的党员、退休干部、热心群众加入,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劝导、矛盾调解等工作;开展 “社区文化节”“邻里互助日” 等活动,让居民在参与中增进感情、增强归属感。某社区党组织发起 “小区环境自治” 行动,党员带头清理楼道杂物,带动居民主动参与,不仅改善了小区环境,还形成了 “人人爱社区、人人管社区” 的良好氛围。通过党建引领,把居民从 “旁观者” 变为 “参与者”,才能让社区治理更有活力。 做好社区居民工作,党建引领是根本遵循。从搭建沟通桥梁倾听民意,到解决难题回应民需,再到凝聚力量激发民力,每一步都需以居民为中心,用真心换民心。唯有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工作做到居民心坎上,才能构建起 “党组织引领、居民共参与” 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港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