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在收官“十四五”、奋进“十五五”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交出一沓更加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探寻普惠温度,保障与需求精准对接,让民生福祉触手可及。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将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生动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基于民意增加社会发展的内容,强调人民生活的改善、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十四五”期间,“老破小改造”充分彰显“人民城市理念”,从起初收集民意“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到网格工程重点突破的精细化创新,再到居民自治活力重塑,不仅是老房子的华丽焕新,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城市发展中让更多民生暖意浸润百姓心田。“十五五”规划是充满向往的民生承诺,更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实干蓝图。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将“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把调查研究作为根本方法,躬身一线丈量民情,倾心聆听感知民意,在深入基层中摸清实情、回应期盼。 守好兜底底线,养老与守护温暖同行,让民生保障密实可靠。基础不牢,民生无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呈加速发展态势,“十五五”时期将是最显著的时期,面对这一挑战,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将“老有所养”作为“国之大事”。“十四五”期间,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高龄津贴惠及4945万老人,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社区是兜底保障民生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我国大力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以社区为载体整合周边资源提供服务,就近就便满足社区老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解决了“吃饭难、照料难”的民声诉求。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十四五”成就为基石,继续把造福人民作为不变初心,在兜底保障上守牢底线,让每一项民生政策都“实”字当头、“效”字为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愿景,在一步步实干中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