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创新,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十多年来,八项规定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形象,更重塑了党群干群关系。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八项规定精神既是"紧箍咒",更是"指南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期通过系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我对作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八项规定虽然只有短短600多字,但句句切中要害,抓住了作风建设的关键。八项规定精神最可贵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官本位"的思维定式。曾几何时,一些干部把排场等同于权威,把特权当作地位象征。而今,简朴务实的新风正气正在形成。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深刻感受到八项规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现在社区服务接待严格按标准执行,会议活动精简高效,文件简报数量大幅减少。这些变化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最近查处的一些案例表明,"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提醒我们,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能有丝毫松懈。就像照顾一座花园,需要日日修剪、时时看护,才能让清风正气常驻。 在社区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在服务群众方面,取消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经费使用上,严格控制开支,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改善社区环境。这些举措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动向;三是要注重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四是要发挥表率作用,从自身做起。 时光荏苒,八项规定已走过十余年,但它的生命力从未衰减。在基层治理的战场上,这 600 余字的规定,早已从 “制度条文” 变成了 “行动自觉”。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工作者,我们既是八项规定精神的践行者,更是受益者 —— 当我们把 “精简高效” 融入日常,把 “为民务实” 刻进心里,收获的不仅是居民的点赞,更是干事创业的底气。未来,只要我们始终以八项规定为 “标尺”,就一定能在基层岗位上书写出更多 “民心答卷”,让作风建设的清风永远吹拂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八项规定这面作风建设的旗帜就永远不会褪色,必将引领我们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