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事 好办事 事好办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办好事,好办事,事好办。看似简单的九个字,却承载着政府服务的温度与深度,关乎着群众生活的幸福与便利,是衡量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所在。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尤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在办好事、好办事、事好办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办好事”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所推行的每一项政策、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应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旨在为群众谋福祉、增便利。无论是加大教育资源投入,让孩子们能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还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使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亦或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是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好事,要求我们要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如此才能精准发力,让出台的举措真正贴合群众心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好办事”则聚焦于办事的过程体验。曾经,群众办事常常面临手续繁琐、部门推诿、多次跑腿等问题,耗时又耗力。如今,政务服务改革大刀阔斧地推进,“最多跑一”“一网通办”等创新举措遍地开花。通过整合资源、简化流程、打破信息壁垒,群众办事不再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许多事项在网上就能轻松提交申请、查询进度、获取结果。例如,企业办理营业执照,以往要准备厚厚的一沓材料,跑多个窗口,现在线上申请、电子签名,几个工作日就能领取,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让群众和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办事变得容易了,心情也更加舒畅了。 “事好办”更强调服务的质量和态度。工作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句耐心的解答、一次主动的引导,都能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如沐春风。这就需要加强对政务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让他们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办事群众,遇到问题不推脱、主动想办法解决。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对于群众反映的办事难问题及时跟进处理,以督促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改进,确保事事都能顺利办理。 要真正实现群众“办好事,好办事,事好办”,需要政府各部门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政务服务更贴心、更高效、更优质。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在每一次办事过程中都感受到满满的诚意与关怀,才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地发展,让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共同绘就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撰稿人:刘钰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