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更成为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新时代背景下,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仍是激励我们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坚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抗战时期,四万万同胞共赴国难,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钢铁长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种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基因。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需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践行新时代的爱国使命。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坚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从杨靖宇将军胃中仅存的棉絮,到狼牙山五壮士的纵身一跃,抗战先烈用生命诠释了民族气节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种气节是“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历史篡改的底气。在意识形态斗争复杂的今天,我们尤需以史为鉴,坚决捍卫历史真相,维护民族尊严。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秉持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以“持久战”战略指引胜利方向,展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前,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样需要这种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续写辉煌。 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场战争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民族的记忆,更是精神的火炬。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振聋发聩:“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新时代的我们,当以抗战精神为镜,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国际治理等领域攻坚克难,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真正让历史的火炬照亮未来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