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回复: 0

破形式主义桎梏,赋基层治理新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3

主题

0

回帖

11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3
发表于 昨天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层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连接政策与民生的桥梁纽带;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恰似束缚基层手脚的“无形枷锁”,是阻碍治理效能提升的“顽瘴痼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犹如一柄利剑,以制度之名斩破形式之弊,以精准之策赋能基层治理,为持续深化基层减负、激活基层治理活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彰显了党中央为基层松绑、为实干撑腰的坚定决心。
形式主义之弊,久积而成顽疾。曾几何时,“文山会海”如巨石压顶,压得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文件层层转发却内容空泛,会议场场衔接却效率低下,一份政策从中央到基层,往往陷入“发文 - 开会 - 再发文 - 再开会”的循环怪圈,最终沦为“纸上谈兵”;“督查考核”如乱箭飞蝗,扰得基层精力分散——多头检查、重复考核接踵而至,填表报数、拍照留痕成为日常,有的干部一天要应对数场督查,却难有时间走进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心声;“责任转嫁”如重担加身,让基层不堪重负——本不属于村(社区)的行政执法、招商引资任务被层层下压,各类“长制”“工作站”随意增设,基层干部成了“万能补丁”,却在民生实事上力不从心。这些问题,不仅无情地消耗了基层干部的时间与精力,更无情地割裂了政策与群众的联系,让“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中梗阻”。
《若干规定》之策,精准直击要害。以“减”破题,拆“文山会海”之障。从“年度发文只减不增”到“文件字数严控5000字内”,从“年度综合会议不超1次”到“主报告时长不超1小时”,《若干规定》用具体量化的标准,斩断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惯性链条,让基层干部不再困于“案头”、疲于“会场”。以“严”立规,祛“督查考核”之弊。明确“中央部门每年度督查不超1项”“不将留痕、批示作为考核标准”“县及以下考核统一组织实施”,从计划管理到方式改进,层层拧紧“考核泛化”的阀门,让督查考核回归“促落实、解难题”的本质,而非成为基层的“负担源”。以“明”确权,解“权责错位”之困。要求建立乡镇(街道)职责清单、规范清单外事项准入,严禁将行政执法、招商引资等责任转嫁基层,明确“村(社区)不搞达标活动”,让基层干部“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责”,不再做“甩锅”的承接者、“超额”的负重者。
《若干规定》之行,重在落地见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基层减负不是“一阵风”,而是要以长效机制固根本、管长远。各级党委(党组)需扛起主体责任,将减负要求融入工作部署,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隐形变异;中央专项工作机制要强化督促检查,对“红头变白头”“调研变考核”等问题严肃问责,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基层干部更要把握减负机遇,把从形式主义中解放的精力,投入到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矛盾化解的实际工作中——走进农户家中听诉求,蹲在田间地头谋发展,坐在社区板凳上解难题,让“减负”的成效转化为“为民”的实效。
基层强,则国家治理根基稳;基层活,则发展动能足。《若干规定》的出台,既是对基层干部的深切关怀,更是对治理效能的精准提升。唯有坚决破除形式主义桎梏,持续为基层赋能增效,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担当作为,让党的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民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坚实的基层根基。



     





上一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国企改革的“破”与“立”
下一篇:抓常筑基强筋骨 抓细破题解难题 抓长固本育新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6 00:30 , Processed in 0.20427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