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创新筑牢作风堤坝
2025年上半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推行"制度体检"专项行动,对十八大以来制定的386项作风建设制度进行效能评估,修订完善《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等27项制度。S省创新建立"三单两库一平台"监督机制(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监督对象库、典型案例库,大数据监督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公务消费、差旅审批等12类数据,自动识别异常线索。该机制运行半年来,预警处置苗头性问题1365件,较传统监督方式效率提升4.8倍。 二、科技赋能提升监督质效
H市纪委监委研发的"作风监督码"已覆盖全市所有政务服务场所,群众扫码即可对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5个维度进行"云评议"。系统累计收到评价数据42万条,推动整改"一次性告知不到位"等问题823个。特别在营商环境领域,通过对接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实现审批超时自动预警,2025年二季度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某开发区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对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全周期监督,发现并纠正作风问题47个,保障32个项目提前竣工投产。
三、文化浸润培育新风正气
全国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三年行动进入收官阶段,各地创新开展"清廉家访""家属助廉日"等活动。J省组织10万名干部家属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建立"单位+社区+家庭"三维监督网。在青年干部培养中,各级党校将作风建设课程占比提高至总课时的35%,创新"情景模拟+案例复盘"教学模式。某央企开展的"作风建设大家谈"微视频征集活动,吸引23万员工参与,优秀作品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量突破1亿次。
四、常态长效的实践启示
当前作风建设呈现三个鲜明特征:监督方式从"人防"向"技防"转变,问题整治从"治标"向"治本"深化,廉政教育从"说教"向"浸润"升级。下一步要重点防范"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和"改头换面的享乐主义",持续完善"发现-纠治-巩固"闭环机制,让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更加充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