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 “神经末梢”,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基层治理中,党建引领是根本保证,只有强化党建引领,才能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强化组织建设,筑牢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健全的组织体系是基层治理的坚实基础。要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形成治理合力。通过明确各方职责,规范运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充实到基层党组织领导岗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聚焦服务群众,提升基层治理的温度和效能。了解群众需求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通过开展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办理、反馈机制,确保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推行 “一站式” 服务、“最多跑一次” 等改革措施,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建立健全关爱帮扶机制,为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暖。 整合资源力量,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统筹各类资源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整合辖区内的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社区服务、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强基层治理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总之,强化党建引领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举措。通过加强组织建设、聚焦服务群众、整合资源力量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层基础。(作者: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办事处梅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