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 在鲜红的党旗下,既有风华正茂的青年举起右拳,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眼含热泪。入党从来不是青春的专属,年龄的标尺从未丈量过信仰的纯度。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新时代的征程,无数共产党人用一生证明:党性的坚守与岁月无关,唯与初心相系。 青年入党,是将滚烫的理想注入时代洪流。黄文秀从名校毕业后,带着“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的信念回到家乡,用青春汗水浇灌脱贫之花;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用19岁的生命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以年轻的肩膀扛起责任,让党性在朝气蓬勃中绽放锋芒。这份选择,是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滚烫宣言,是青春最动人的注脚。 暮年入党,是用一生沉淀诠释信仰的厚重。“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历时36年带领村民开凿“天渠”,在76岁时终于圆了入党梦。他用一辈子的实干向党组织靠拢,让党性在岁月淬炼中愈发纯粹。还有那些默默奉献的老者,他们或许在岗位上耕耘半生,退休后仍以志愿者身份服务社区,用行动践行“党龄可以从零开始,初心永远向光而行”。这份选择,是历经沧桑后对信仰的最终确认,是岁月最深刻的答案。 年龄是生命的刻度,却无法定义党性的深度。无论是“恰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还是“夕阳无限好”的从容坚定,入党的本质都是选择一种终身奋斗的生活方式。党性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融入血脉的坚守:在攻坚克难时敢于担当,在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在诱惑考验前保持清醒。就像老党员张富清深藏功名六十载,青年党员张桂梅扎根大山办教育,不同的人生阶段,同样的精神内核——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书写在生命的每一页。 党的百年历程中,正是无数跨越年龄的追光者,用青春、用岁月、用一生的坚守,让党性的火炬代代相传。入党不分先后,信仰没有早晚,唯有以初心为笔、以行动为墨,在时光长河中不断续写忠诚与担当,才是对“永葆党性”最生动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