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踏上三晋大地,从狮脑山巅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到阳泉阀门的智能车间,从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现场到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产业集群。这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考察,既是对红色基因的深情回望,更是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擘画。为山西乃至全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这片承载着千年文明与百年工业记忆的土地注入强劲动能 一、红色血脉铸就精神高地:从百团大战到新时代征程 狮脑山巅的纪念碑前,将时空定格在1940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夏天。百团大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却在三晋大地生生不息。这种精神基因,在今天的阳泉阀门公司得到新的诠释——曾经的“榔头车间”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山西始终扮演着特殊角色。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孕育的红色文化,再到新时代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三晋儿女用行动证明:红色血脉不是历史的回响,而是奋进的动力源。 二、能源革命引领转型突围:从“一煤独大”到“多元发展” 在阳泉阀门公司的生产车间,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切,折射出山西破解“资源诅咒”的深层思考。转型的突破口在于能源结构的革命性重构,转型不是简单的产业替代,而是产业链的深度重构。山西以“五个一体化”推进能源革命,这种“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智慧,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这种发展理念,正是对“统筹发展和安全”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直指转型核心——以科技创新重构产业基因。 三、全面从严治党保障转型:从作风建设到政治生态 只有把严的基调贯穿始终,才能确保政策落实不变形、不走样。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政治生态的净化上。山西以“铁规矩、硬杠杠”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这种“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正在重塑山西的政治生态。正如总书记强调的“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三晋大地正以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护航转型发展的“金山银山”。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山西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能源革命、生态保护等领域蹚出新路。从“煤都”到“氢都”的蜕变,从“挖煤”到“挖数据”的转型。三晋儿女正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山西篇章。这条转型发展之路,必将为全国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西方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