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群众路线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和支持。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遵循。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着优质均衡发展、育人方式改革、教育评价创新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这些课题的破解,必须依靠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近年来,部分地区和学校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恰恰反映出脱离群众路线的危害。比如,有的地方教育决策闭门造车,有的学校管理脱离教学一线,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践行群众路线来切实解决。
走好新时代教育系统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校、走进课堂,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了解真实情况。要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通过设立校长接待日、开展"教育开放日"等活动,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其次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再次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如"双减"政策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教育公平等,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践证明,凡是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地区和学校,都是群众路线践行得好的典型。上海市通过建立"教育民情直通车"机制,及时收集和回应群众诉求;浙江省推行"教育服务一件事"改革,大幅提升教育政务服务效能;重庆市实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程,形成教育合力。这些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推动教育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把群众路线贯穿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