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强调,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加快人社数字化改革向智能化迈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嵌入社会保障体系,然而,深化人社数智化改革,关键在于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技术应用始终。 以提升民生福祉为先导,绘就便民服务新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数智化改革的核心,正是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落脚点,让群众办事更便利。传统服务模式下,群众办事常常遭遇“反复跑”“多头问”的困境,上海“一网通办”平台,以数字化的手段提供全程在线的便利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技术唯有与“以人为本”深度融合,方能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真正成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民心工程”。 以数字平台筑基为动力,跑出治理效能加速度。加快人社数字化改革向智能化迈进,要从“信息跑路”的数字化阶段,向“智慧服务”的数智化阶段加速转型。例如,利用生成式AI等技术,将过去依赖的小样本调查的评估模式,演变为以互联网海量信息为基础的动态评估模式,不仅提高了对服务对象的识别效率和精度,还强化了政策的动态调整能力,从而确保制度更公平、更高效。上海奉贤依托“一网通办”打造“贤来客栈”,运用区块链技术,帮助外来求职大学生,实现线上申请免费7天住宿;浙江打造的“人社大脑”,通过对海量就业、社保数据的实时分析,为个体精准推送匹配岗位,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深圳的“智能就业服务”平台,运用AI算法为求职者进行能力画像和岗位匹配,提升就业效率和人岗适配度。只有当技术深度契合人的真实场景,数智化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以筑牢安全防线为根本,打好隐私数据保卫战。享受美好数字生活的同时,数字人社网络和数据安全必不可少,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让基金监管更智能。现今大数据时代各类数据迅速增长,“数智化”社保体系正紧跟技术迭代的速度,不断完善标准规范,持续提升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运用大数据对劳动力资源、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待遇等实施动态监管,构建智能防护体系,对触发规则的操作即时预警、严重情况自动阻断,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