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作风凝聚奋进力量
中央八项规定乃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红色名片”,其带来的深刻变革既彰显了党的形象,也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身为党员干部,我们既是作风建设的执行者又是收获者,基于组织工作和党员身份的实际,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点在于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毅力,把作风建设做到“日常、经常、平常”中落地生根,给中国式现代化增添持续力量。 作风问题本质上还是个党性问题,中央八项规定从“舌尖上的浪费”到“会所中的歪风”,从整治“四风”到为基层减负,每项规定都是从群众中来,每次整改都是回群众期盼,作为党员必须牢记,作风建设不仅是行为上的约束更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坚持。上海尝试的“街区党建”“多格合一”就是要把党组织“沉”到一线、“沉”到群众中间,把“问题清单”变换成“履职清单”,把“小切口”变成“大变革”。 作风建设靠制度化的组织力量,十八大之后,各个党组织用钉子精神来纠正“四风”,通过完善党内法规,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加深学习教育,形成了全链条的治理体系,上海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会重点讲“上下同欲,同题共答”,表现出系统施治的思维,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讲,要加紧压实责任,把作风改良放到“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上去,依靠批评与自我批评“红脸流汗”,促使党员干部在组织生活中常常拂拭思想上的尘埃。 作风建设最终得让群众来评价,北京“接诉即办”解决了1.6亿个民生诉求,上海街区党支部包干联系商户解决问题,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身份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到了基层工作当中,尤其得防止“躺平式”“甩锅式”作风,多去矛盾多的地方调研,多听些“逆耳之声”,把群众“急难愁盼”当作工作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过得不舒坦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会好一些”,只有带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心去做事,才能让群众在作风上的改变体会到党的温暖。 新征程上的作风建设,还需继续不懈努力,每一位党员都要用自我革新的精神“淬火提纯”,我们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镜子,在实干笃行中擦亮政治底色,用过硬的作风汇聚磅礴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