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重要主旨讲话,首次提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这一精神的提出,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回首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古丝绸之路,自此,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建交30多年来,双方关系更是实现了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从2020 年中国—中亚机制成立,到2023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再到如今第二届峰会在阿斯塔纳顺利举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成果丰硕。 “中国—中亚精神”,内涵丰富且意义深远。“互尊”,是对彼此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尊重,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相待,重大事务协商决策;“互信”,是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支持彼此,绝不做出损害对方的行为;“互利”,强调互为优先伙伴,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多方共赢;“互助”,意味着在面对风险挑战时同舟共济,支持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携手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而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更是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双方发展需求。中国正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亚五国也在积极追求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双方在这条道路上携手共进,必将创造更多发展奇迹。 审视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此背景下,“中国—中亚精神”犹如一盏明灯,为地区合作指明方向。此次峰会上,习主席宣布了一系列务实举措:确定2025至2026年为 “中国中亚合作高质量发展年”;决定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内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和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未来两年向中亚国家提供3000个培训名额等。这些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推动与中亚国家合作的诚意与决心,将进一步促进双方在贸易、投资、人文等多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此外,习主席还提出五方面倡议:坚守团结初心,优化合作布局,打造安全格局,拉紧人文纽带,维护国际秩序。这为弘扬 “中国—中亚精神”、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规划了清晰路径。中亚五国领导人对“中国—中亚精神”高度认同,这也表明各方携手共进的意愿愈发强烈。 以“中国—中亚精神”为引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双方将在政治互信、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积极力量,让六国人民共享合作发展的红利,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