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回复: 0

绿锁黄沙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8

主题

0

回帖

11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10
发表于 2025-6-19 09: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上,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曾被风沙肆虐、被世人视为“生命禁区”的浩瀚之地,正悄然上演着一场震撼人心的绿色革命。从“沙进人退”的无奈到“绿进沙退”的壮举,从“生态治理”的艰辛到“绿富同兴”的愿景,塔克拉玛干的治沙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变奏曲,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乐章。
护沙新阶段的翠嶂筑成
2024年金秋时节,当第一缕秋风拂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春风般传遍了四方——环绕沙漠长达3000余公里的绿色防护带终于圆满合龙。这条宛如璀璨翡翠丝带的绿色屏障,温柔而坚定地环抱着这片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广袤之地,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类智慧与汗水的最高礼赞。
生态焕新途的精妙规划
在阿克苏阿瓦提县的艾西曼区域,一场生态修复的“精准手术”正悄然进行。这里曾是绿洲中最后的风沙策源地,被视为难以攻克的难题。然而,在科技的引领下,人们铺设了绵延的输水管道,将阿克苏市、温宿县的再生水引入沙漠深处,这些水管像人体的血管,给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动力。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片区域的生态系统已展现出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降雨量逐年增加,沙丘上甚至出现了野兔、沙狐等野生动物的身影,在这里展现了科技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强大魅力。
治沙与致富的和谐共生
“治沙不能仅靠政府之力,更要让老百姓从中受益。”喀什林草局驻村书记戴志刚的话语掷地有声。生态红利在这里得到了充分释放。村里的苗圃培育的开心果苗供不应求,试种的沙漠西瓜甜度极高。护林员加农户的管护模式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显著提升了村集体收入。更令人瞩目的是,沙产业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麦盖提县的沙漠景区已成为探险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在这里,治沙与致富实现了和谐共生,让曾经贫瘠的沙海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治沙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站在艾西曼区域的观景台上,在这片曾经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人们正以科技为笔、汗水为墨,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生态治理”到“绿富同兴”,塔克拉玛干的治沙故事仍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塔克拉玛干沙漠将不再是风沙的代名词,而是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
塔克拉玛干的治沙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征途。在这条征途上,人们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绿色传奇,用科技与自然共同谱写着生态修复的赞歌。从生态屏障的构筑到科技引领的治沙实践,从沙海经济的崛起到未来展望的宏伟蓝图,塔克拉玛干的治沙故事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上一篇:以学促干解难题,赋能社区新发展
下一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取得显著成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4 18:04 , Processed in 0.15087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