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任务,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要部署。基层社区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关键桥梁,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也是净化社会风气的前沿阵地。只有把廉洁观念融入基层工作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防范腐败,让清风正气吹进每家每户。
强化廉洁教育,夯实思想根基。廉洁教育作为履职作为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从思想根源抓牢,从加强理论武装做起,要依托“三会一课”等集中学习形式,加强对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学习,自觉提高党性修养,把遵规守纪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准则,帮助基层干部始终坚守清廉本色,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廉洁内涵。要进一步健全廉洁文化长效机制,分层分类强化廉洁教育。针对基层干部进一步加大警示教育力度,通过真实的腐败案例、身边事件等,时刻提醒基层干部牢记初心使命;针对普通居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举办“廉政知识课堂”“廉洁书画展”“红色电影欣赏”“清廉故事分享会”等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完善制度落实,规范权力运行。“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完善的制度执行是抵御腐败的坚实屏障。基层工作尽管繁杂多样、千头万绪,但是仍然涉及百姓民生资金的发放、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事事件件都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构建严密的监督机制,对于财务收支、项目招标等信息,需要通过居务公告栏、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公示,让群众清楚明白、心中有数。同时吸纳热心居民参与“百姓监督员”队伍,对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进行监督。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廉洁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基层干部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知心人”,言行表现、履职作风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更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要始终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行动标尺,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让清风正气在基层形成风尚,真正实现廉洁文化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