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办公桌,远处工地传来第一声夯响。在这平凡的工作日常里,蕴藏着党员干部必须直面的课题——如何看待那些工作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小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人品与作风。这面镜子既反映个人修养的深浅,更折射党性原则的强弱,映照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与政治品格。回望寻常一日,处处是党性修养的考场:审批文件时是否坚守制度,接待群众时是否倾注真情,老同学请托时能否守住底线。正是这些烟火日常里的选择,夯实着党的执政根基。当我们在灯火可亲的平淡岁月里筑牢防线,在杯酒交错的寻常人情中擦亮本色,方能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这既是对胸怀大局而慎微的传统智慧的当代践行,更是共产党人永葆初心的时代答卷,即将原则写在每个晨昏交接的平凡日子,让忠诚闪耀在所有俯身躬行的细微之处。 小事小节是党性原则的“透视窗”。中国社会重情尚礼,党员干部常在原则与人情的权衡中经受考验。老一辈革命家黄克诚同志的事迹如同明灯:担任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期间,面对转战多年的老部下公款宴请,他含泪执纪;发现商业部长就餐少付餐费,毅然在人民日报公开通报。这种讲原则不讲面子的凛然正气,划破了人情社会的迷雾。现实中,仍有干部在抹不开情面的纠结中模糊底线,对违规宴请视而不见,将超标接待看作人之常情。殊不知当原则在人情围猎中步步退让,党性的堤坝便悄然渗漏。一顿不该吃的饭,一张不该收的卡,恰是检验忠诚的试金石。 小事小节是作风养成的“磨刀石”。古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智慧穿越千年依然闪光。某市农业局长深夜巡查时婉拒商户夹在工作手册的购物卡,有位街道书记将企业中秋礼盒原封退回。这些无人知晓的抉择,正是慎独慎微的生动诠释。作风建设生长在报销差旅费的分毫必较里,沉淀在谢绝企业接送的坚定步履中,凝结于婉拒土特产时温润而不失原则的微笑里。当干部在私密空间保持如履薄冰的清醒,在生活细节中守住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的定力,才能在惊涛骇浪中稳立潮头。 小事小节是拒腐防变的“前哨岗”。那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警钟长鸣:某交通厅长从接受企业年夜饭到身陷囹圄,某县委书记在忏悔书中痛陈若知半条烟也是红线,断不会坠入深渊。中央八项规定从月饼券、购物卡等小事破题,正是洞察了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风的政治智慧。2013年整治舌尖上的腐败,看似紧盯餐桌杯盘,实则斩断利益输送的锁链;近年严查电子红包、快递送礼等隐形四风,彰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坚定决心。当部分干部仍将人情往来当作遮羞布,殊不知每次破例都在腐蚀防线根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告诫振聋发聩,唯有从第一道裂痕及时修补,才能守住政治生命的长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