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古老的谚语深刻揭示了细节的力量。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而守住内心则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小事小节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党性、原则和人格的试金石,在这些细微之处坚守,方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党员干部的作风与品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接受一点土特产、参加一次超标准宴请、利用职务之便行一点小方便等,倘若不加警惕,就可能逐渐侵蚀思想防线,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正道。有的干部认为收受一点小礼品无关紧要,是人情往来的正常范畴,然而,这正是贪欲滋生的开端。一旦打开了这扇“小错”之门,便如同破窗效应一般,后续的错误行为会接踵而至,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腐败问题。“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忽视小事小节,终将损害个人品德和党的事业。 守住小事小节,需有慎初慎微的精神。“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生的道路上,第一次至关重要。党员干部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一定要把好第一次的关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许多腐败案例表明,一些干部最初也是怀揣着理想和信念投身工作,但在面对第一次诱惑时,没能坚守住底线,从此一步错步步错,陷入了腐败的深渊。同时,还要注重细节,“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细微之处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觉,对任何可能影响廉洁的小事小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做到防微杜渐,将腐败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 守住小事小节,也要有慎独慎行的精神。所谓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东汉“四知”先生杨震,面对他人深夜送来的重金,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回答坚决拒绝,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操守和慎独精神。在现代社会,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党员干部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坚守道德底线。在工作和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能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同时,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约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 守住小事小节,还得有慎始慎终的精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小事小节的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懈怠。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因为即将退休或职位变动就忽视廉洁问题。“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将廉洁自律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始终,做到自始至终坚守底线。在工作中,对待每一项任务、每一个决策都要秉持公正廉洁的原则;在生活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远离低级趣味和不良嗜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善始善终,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 小节关系大节,小事不容小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小事小节对于拒腐防变的重要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自律意识,从小事小节做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忠诚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