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创新人才既是生力军更是主力军。适逢五四青年节,如何激励广大青年人才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 要树牢正确风向标,以党的初心使命引领青年创新人才,提升政治认同感、凝聚力。“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党的领导下的科技创新进程,是一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突破的奋斗史。从北斗导航到C919大飞机,从智算芯片、人形机器人到“模速空间”这一全球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每一次跃迁升级都体现着人才与科学家精神、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历史反复证明,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科技创新才能迸发持久生命力。要让政治引领成为青年成才的灯塔,让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创新人才,激励弘扬传承“两弹一星”等精神,引导青年成为排头兵、先行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更需引导青年以“科技报国”为价值坐标,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诠释新时代的爱国情怀。 要统筹精灌人才林,以学用相长导向培育青年创新人才,积蓄新质生产力、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在加速转型升级。这就要求我们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深入剖析产业发展趋势,精准把握科技人才潜在缺口,以此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还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都需注重因“需”施教,聚焦产业发展所需,优化职业教育路径,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发展,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迅速适应高端产业发展的节奏,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注入前沿新智。 要搭建科研多平台,以不拘一格理念用好青年创新人才,激活发展新动力、深潜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到:“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在当今竞争激烈、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青年队伍心无旁骛地敬业奉献,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青年创新人才提供宽广舞台,是让他们发光发热的重要前提。要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青年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学术资源,让他们能够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大胆创新的青年人才提供试错的空间,做好松绑赋能,打破学历壁垒,促进成果转化,让青年人才的星星之火,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