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对于外卖行业竞争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要求相关平台企业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此次约谈直指外卖市场乱象,明确态度治理外卖“三国杀”的“内卷式”竞争。 “内卷式”竞争近来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外卖行业今年“二选一”规则、全年免佣金等有所争议的行为,表面看似平台让利,实际上却是通过转嫁成本,造成了“消费者体验降级-商家利润挤压-骑手保障缺失”的三角困局。对消费者来说,有些“幽灵外卖”实际上并无堂食店铺,卫生条件不达标,外卖食品的安全问题更无法保证;对于商家来说,一些平台里的中小商家被迫卷入其中,随着平台价格战的不断进行,商家大概率要承担一定成本,最终在利润压缩的情况下陷入困境;对于骑手来说,算法系统的不合理、工作压力大导致了交通安全隐患、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针对“内卷式”竞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已提出,要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从“防止”到“综合整治”,可见整治“内卷式”竞争将多管齐下、更有力度,积极推动市场环境进行公平可持续性的竞争。 法律定底线,划好“硬杠杠” 市场需要竞争,但“内卷式”竞争大打价格战,互相博弈最终只会造成恶性循环。在保持良性发展的情况下,平台企业各项行为须立于法律之下,严守法律底线,规范经营行为,杜绝恶性竞争,靠服务、效率和创新取胜。对于不正当竞争,应对重点领域及重点问题进行综合政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查处曝光重点案件和典型案例,制定好行业不可逾越的红线。 平台划边界,强化硬约束 外卖平台需从自身意识到“内卷式”竞争中所打的价格战到最后没有一方能从中受益,通过打价格战而一家独大的情况在目前现实中基本不可能存在,实际情况只能是“伤敌1000,自损800”。因此,外卖平台应建立自律公约与合规管理体系,避免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强制“二选一”、算法操控流量等,依据法律法规主动划清竞争行为的边界,将法律底线转化为平台运营的“红绿灯”。 社会共监督,共治促发展 有时监管受限于人力、技术等资源,对于违规行为没办法做到全覆盖,此时消费者、骑手、商户、媒体等群体的监督作用便十分重要。应畅通意见渠道,对于“虚假满减”的套路,消费者可以及时举报;对于“算法压榨”的问题,骑手可以充分反馈,媒体再助以公众舆论的强大道德约束力,推动外卖行业市场健康发展。 有市场自然便会有竞争,但价格战等“内卷式”竞争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比起低价,优质的服务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让行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