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治理体系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2025年5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中拉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的主旨讲话,系统提出深化中拉合作的"五大工程"战略构想,为构建更高水平的中拉命运共同体指明前进方向。 一、中拉关系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自2015年中拉论坛成立以来,双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在政治领域,中国已同12个拉共体成员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框架内保持密切协调;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务实合作亮点纷呈,涵盖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关键领域,累计实施重点项目超过200个。特别是在全球抗疫合作中,中方率先向拉美地区提供疫苗援助和技术支持,生动诠释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 二、"五大工程"的战略内涵与实践路径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构成了新时代中拉合作的系统性方案: 深化团结工程: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推进发展工程:加快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拓展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合作。促进文明工程:建立中拉文明对话机制,支持文化机构、高等院校、智库媒体深化交流。筑牢和平工程: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加强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事务协作。实施民心工程:未来三年重点开展减贫惠农、公共卫生、职业教育等100个民生项目。 三、构建新型南南合作典范的时代意义 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全球发展倡议提供了成功实践样本。通过产能合作与优势互补,中国助力拉美国家突破发展瓶颈,拉美地区则成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伙伴。这种基于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了东方智慧。
严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