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在作风建设的征程中,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至关重要。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赢得民心、凝聚力量的关键所在。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在反对腐败问题上,总书记带头坚决抵制,强调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正是因为总书记以身作则,全党上下对腐败问题保持高压态势,打虎拍蝇猎狐行动不断推进,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净化了政治生态。在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方面,总书记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时,总书记就明确表示,中央政治局同志从自身做起,形成 “头雁效应”。这一举措,让全党看到了党中央整治作风问题的决心和勇气。 在文风会风方面,要求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杜绝空话套话。在调研工作中,总书记深入基层,轻车简从,不扰民、不作秀。他曾多次前往贫困地区,走进农户家中,了解百姓真实生活状况,为精准脱贫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强调要改进和简化报道方式,多关注民生实事,让新闻更贴近群众。 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对社会风气有着深远影响。其一,能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当群众看到党员干部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严格要求自己,就会更加信任党,愿意跟党走。其二,能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在党员干部的示范下,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会更加自律,注重作风建设,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其三,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干部以身作则,办事公正、廉洁,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就能更好地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执行。 为了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要时刻以总书记的要求为指引,持续提升自身素质。要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强大威慑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道出为政者立身之本,这一古训穿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从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 的治沙壮举,到廖俊波 “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 的实干担当,无数优秀党员干部用行动诠释:作风建设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躬身力行的实践。党员干部唯有以身作则,将“严” 字刻进灵魂,把 “实” 字融入日常,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才能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树起标杆,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