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回复: 0

在城郊结合部的田野上,聆听总书记的嘱托回响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

主题

0

回帖

127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7
发表于 2025-5-20 10: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名扎根外环线城郊结合部的村居基层工作人员,这些年我亲历了这片土地从“城乡过渡带”到“创新策源地”的蜕变。总书记对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嘱托,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基层工作者前行的道路,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未来充满信心。
一、从“边缘地带”到“创新沃土”:总书记嘱托下的城乡融合实践
总书记曾强调,上海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城郊结合部,这一理念被转化为具体实践。以江桥镇所在的区域为例,外环线两侧曾是传统工业厂房与城中村交织的“城乡过渡带”,如今通过“一区、一城、一湾”的规划落地,逐步提升整个区域的辨识度和核心竞争力。
在基层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制度创新对城乡融合的推动力。曾经,村民对大范围拆违心存疑虑,觉得村级经济收入减少了,如今,通过提升合规厂房的租金,优化企业外部环境,让集体经济收入维持了稳定;曾经,老厂房因城市更新面临闲置,如今,通过“腾笼换鸟”引入科创企业,既保留了工业记忆,又激活了空间价值。总书记的嘱托,让我们明白: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摊大饼”,而是要通过制度创新,让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二、从“治理盲区”到“服务高地”:总书记嘱托下的基层治理革新
总书记指出,上海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城郊结合部,这一要求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实践。过去,这里因配套设施滞后、管理政策“真空”,成为城市治理的“短板”;如今,通过“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机制,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村民办事从“跑断腿”到“指尖办”;通过“积分超市”“道德评议会”等载体,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在基层工作中,我曾参与一起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纠纷。通过“院坝协商”机制,村民、企业、政府三方围坐,用家常话讲透政策,用“积分超市”激励参与,最终达成共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总书记的嘱托,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要转化为“由民做主”的治理智慧,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三、从“发展洼地”到“未来引擎”:总书记嘱托下的基层使命担当
总书记要求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城郊结合部,这一使命转化为基层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我们推动“村务四议两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建设“智慧乡村”平台,用大数据监测环境、预警风险;我们培育“新农人”,让年轻人带着技术返乡创业。
在基层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返乡青年,他利用自贸区跨境电商政策,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卖到海外。这让我意识到:总书记的嘱托,是要让基层成为创新的“试验田”,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如今,我们的村庄既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意,也有“5G网络全覆盖”的科技感,这正是总书记嘱托在基层的生动注脚。
这些年,总书记的嘱托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城郊结合部的每一寸土地。从制度创新到基层治理,从城乡融合到乡村振兴,我们基层工作者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总书记的嘱托为指引,让这片土地既有“国际大都市”的格局,又有“江南水乡”的温情,真正成为“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生动样本。
这方热土上的每处细微改变,都是对总书记嘱托的最好回应,都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永恒见证。





上一篇:加强作风建设 做合格青年
下一篇:科技赋能农村,共筑全球科创高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3 00:24 , Processed in 0.29403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