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经济集体和单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使命。基层领导干部身处经济发展第一线,既是政策执行者,又是资源配置者,其廉洁履职能力直接影响着基层治理效能和经济发展质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干部廉洁履责已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关键课题。
一、基层经济治理中的廉洁风险图谱 当前基层经济领域存在多重廉洁风险交织现象:集体"三资"管理环节易出现擅权妄为、优亲厚友、利益输送、谋取私利等违规操作;惠民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截留、侵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纪行为;乡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领域滋生权钱交易、利益勾连、损公肥私等腐败问题;村级组织选举中拉票贿选、破坏选举、伪造选票、篡改选举结果等违法行为。某省巡察数据显示,近三年查处的基层微腐败案件中,涉及土地流转、产业扶持资金、集体资产处置的占比达67%。这些风险点暴露出基层经济治理体系存在制度漏洞和执行偏差。 二、新型腐败形态对基层治理的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基层腐败呈现智能化、隐蔽化特征。个别干部通过虚构电商交易套取补贴,利用数字平台洗白违纪资金,借助技术手段规避监管。某地查处的"智慧农业"贪腐案中,项目负责人通过虚增物联网设备采购量,三年间套取财政资金逾千万元。这种"技术外衣"下的腐败行为,对传统监督手段形成严峻挑战,倒逼监督体系转型升级。 三、立体化监督体系的构建路径 筑牢廉洁防线需要构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在思想教育层面,建立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将廉政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制度建设层面,完善"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推行集体资产数字化管理;在监督问责层面,构建"巡察+审计+群众"立体监督网络,开发基层廉情预警系统,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浙江"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的实践表明,数字化监督可使问题发现效率提升40%以上。 新时代基层干部廉洁建设是场持久战。要通过构建教育固本、制度强基、科技赋能、文化润心的综合治理体系,让廉洁之风吹拂基层大地。当每位基层干部都能成为清正廉洁的践行者,乡村振兴的航船必能行稳致远,驶向共同富裕的彼岸。这需要持续的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和文化滋养,更需要每位基层干部在"赶考"路上永葆初心,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廉洁答卷。 二分公司 严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