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回复: 0

解码“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中国式答案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

主题

0

回帖

4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2
发表于 2025-4-28 16: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码“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的中国式答案

从浙北水乡到浙南山区,从东海渔村到江南古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以20年持之以恒的实践,将浙江乡村从"垃圾围村"的困局蝶变为"处处皆景"的画卷。这项始于2003年的系统工程,不仅重塑了浙江乡村的肌理,更成为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样本。当我深入研读"千万工程"的实践历程,深切感受到这项工程蕴含的思想伟力与实践智慧。

一、理念革新: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

"千万工程"的成功,首先在于突破了传统乡村建设的思维桎梏。不同于以往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这项工程从规划之初就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安吉余村壮士断腕关闭矿山,转而发展生态旅游;鲁家村用一张田园综合体规划图,将分散的村庄串珠成链。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生态价值转化的现实路径,证明乡村振兴不是对城市文明的简单模仿,而是立足乡土本色的创造性转化。

二、系统思维:构建乡村振兴的整体解决方案

"千万工程"的系统性思维体现在"三全"维度:全域规划打破行政壁垒,将全县域作为完整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全要素整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全周期管理建立长效运维机制,避免"重建设轻管护"的治理顽疾。桐庐环溪村通过污水治理、古建筑修复、产业培育"三管齐下",既守住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又培育出民宿经济新业态,正是系统治理的生动写照。

三、群众路线: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千万工程"最宝贵的经验在于始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在整治过程中,浙江创造了"村民说事""乡贤参事"等民主协商机制,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诸暨枫桥镇通过"党员联户"制度,将群众意见转化为整治方案;浦江以"美丽庭院"评比激发群众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共建模式。这种尊重民意、依靠民力的实践,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四、长效机制:确保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20年持续推进的关键,在于建立了科学的长效机制。浙江通过立法将"千万工程"纳入法治化轨道,出台《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建立"五星达标、3A争创"动态考核体系,将环境整治成效与干部考核挂钩;培育专业管护队伍,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村民自治"的运维模式。这些制度创新确保了乡村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持续改善的过程。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千万工程"的经验正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从浙江"千万工程"到全国乡村振兴,变的是地域场景,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项工程启示我们:乡村振兴既要仰望星空,坚持科学规划;更要脚踏实地,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当我们把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乡土,把群众智慧凝聚起来,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广袤乡村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上一篇:强化正向激励 激发内生动力
下一篇:党建引领强根基 科学招录优队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3 07:31 , Processed in 0.19705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