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审议通过,如强劲东风吹散党内积弊。十二年来,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党员干部行为遵循,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引领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它聚焦调研、会议、文件等具体事务,直击作风问题要害,从群众关切入手,以点带面彰显治党决心。过去,部分干部调研时“走马观花”,提前规划“经典路线”,听不到群众真实声音;会议文件泛滥成灾,“文山会海”消耗大量行政资源,工作效率低下。八项规定实施后,各级干部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在田间地头倾听民声,将问题解决在一线;精简会议文件,提倡开短会、讲短话,以“干货”推动工作落地。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遏制“车轮上的铺张”,八项规定动真碰硬,刹住歪风邪气,攻克顽瘴痼疾,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筑牢作风根基。 八项规定以严要求夯实硬约束,构建清正廉洁的纪律防线。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带头践行八项规定,深入基层调研不封路、不扰民,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吃工作餐、住普通房,以实际行动为全党作出表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紧跟步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严格执行规定。严控会议文件数量与规格,规范公务接待标准,对违规行为“零容忍”。某地曾有干部借公务之名公款吃喝,被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如今,八项规定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党员干部严守纪律红线,清正廉洁之风融入日常工作,成为党员干部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八项规定以新气象引领新风尚,促进党风社风的深度融合。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带动社会风气好转,勤俭节约得以弘扬,形式主义失去市场。过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之风盛行,造成铺张浪费;如今,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简约新风成为社会共识。党员干部带头精简会议、杜绝空话套话,带动社会形成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与群众并肩作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八项规定不仅重塑党风政风,更在全社会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赢得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没有休止符。面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党员干部需增强“四个意识”,党组织要履行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以八项规定为准则,以优良作风为引领,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书写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