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知晓他们的文化需求和期待,为他们提供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只有进一步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做到文化传承,让文化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文化的繁荣不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更是全球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果。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要充分利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和机制,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演出、讲座等多种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也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和经验做法,推动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放眼中华大地,《觉醒年代》《只此青绿》等优秀文艺作品竞相涌现,《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博节目火爆“出圈”,“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古籍热”等文化现象热辣滚烫,一幅古今辉映、灿烂辉煌的文化长卷徐徐铺展。今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让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愈发充盈,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探寻大道,历史为鉴”。中华文化犹如陈年佳酿,积淀着大国的深厚底蕴。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石在于文化自信。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自信源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建立在每个个体对其价值的深刻认识之上。“追溯根源”方能稳固根基,“展望未来”才能信念坚定。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方能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注入新的活力。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肩负着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新使命。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学习者和传承者,更要是创新者和传播者,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