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公务员”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正逐步走进现实。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的70 名AI数智员工正式“上岗”,投入到实际的政务工作中,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这些 AI 公务员“本领高强”,在诸多政务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文处理方面,以往人工审核公文耗时久且易疏漏,如今AI公务员的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大大提升了公文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在执法辅助工作中,“执法文书生成助手”能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极大地减轻了执法人员的工作负担。民生服务领域,AI公务员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 提升至 95%,让民众的声音能更快、更准确地被捕捉和处理。 AI 公务员的上岗,无疑为政务服务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其高效、精准的工作表现,能够优化政务流程,提升政府的整体运作效率,从而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但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免产生担忧,首当其冲的便是对“饭碗”的担忧。许多人害怕 AI 会取代人类公务员,导致大量岗位流失。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担忧或许有些过度。AI 虽在处理重复性、规律性的基础工作上表现出色,但在面对复杂多变、需要深度思考与人文关怀的事务时,人类的优势依旧无可替代。有了 AI 承担繁琐的基础工作,公务员便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政策制定、沟通协调等更具价值的工作中,实现从“劳力”到“脑力”的转型升级。 为了让 AI 公务员更好地服务于政务工作,还需多方努力。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深圳福田区首创的《福田区政务辅助智能机器人管理暂行办法》,为AI的运行提供规范和保障,确保其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挥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提升他们与AI协同工作的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公众也应正确认识AI公务员,积极适应这一新生事物,共同推动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变革。 AI公务员的上岗,是挑战更是机遇。它为政务服务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只要我们合理引导、有效利用,就能实现人机协同的良好局面,让政务服务变得更加高效、智能、贴心,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