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干部队伍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健全选育管用机制,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常态储备,建好干部“蓄水池”。牢牢抓住“薪火相传、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实施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三年计划,持续开展“百名优秀年轻干部”选拔,通过专题调研掌握一批、常态化考察发现一批、专业化公开选拔一批,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确保年轻干部存量足、使用准、能长久;注重专业化干部储备,分级分类、逐人建档、跟踪培养,构建梯次配备培养格局;实施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年轻化、专业化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市直部门工作效能;实施“尖兵工程”,抽调优秀年轻干部组建“青年尖兵突击班”,选派到乡村振兴、“双招双引”、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岗位上,在一线锻炼成长。 创新“育”的方式,提升能力素质。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将村书记培训工作纳入全市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市委党校、党员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培训主阵地作用,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轮训。每年有计划选派村党组织书记赴外地考察学习,通过“基地教学+域外考察”等方式,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不断提升村书记工作能力水平。 精细管理,规范农村干部履职行为。加强农村干部管理是确保其正确履职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农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考核内容和标准,加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要与农村干部的绩效工资、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励农村干部积极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监督机构,加强对农村 “三资” 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对违规违纪的农村干部,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例如,[具体地名] 通过加强村务监督,有效防止了农村干部违规操作,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