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回复: 0

以教育之基铸就现代化伟业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61

主题

0

回帖

60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08
发表于 2025-3-24 17: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标注了鲜明航标。上海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必须深刻把握“教育奠基科技、科技孕育人才、人才反哺教育”的辩证逻辑,让“千里马”竞相奔腾于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
夯实教育根基,激活创新人才源头活水。“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教育的殷切嘱托,道出了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上海当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育人导向,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实景党课中厚植信仰,在江南造船厂的工业遗存里感悟匠心,让青少年在“拔节孕穗期”既练就“科技硬本领”,更铸牢“家国大情怀”。正如总书记所言:“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唯有让思政教育如盐入水,才能培养出既有创新能力、更有报国担当的“明日栋梁”。
打造科创高地,锻造战略人才核心引擎。“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生动比喻,揭示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意义。上海需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为“练兵场”,在集成电路“中国芯”、大飞机“凌云志”、人工智能“未来脑”等关键领域搭建育人平台。复旦、交大等高校应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嘱托,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激励青年学者勇闯“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科研“无人区”,让实验室的“思想火花”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火”。
畅通融合通道,构建人尽其才发展格局。“要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深邃思考,为产教融合指明实践路径。政府当以“先行先试”的魄力打破体制壁垒,构建“企业出题、院校解题、市场阅卷”的协同机制;高校需打造“金专、金课、金师”培养体系,让职业院校学生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国产机器人装配线上练就“既能拧螺丝、又会编程序”的硬核本领。这种“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咬合”的创新生态,正是总书记“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断的生动实践。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海党员干部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将“三位一体”战略部署转化为“五个中心”建设的强劲动能。要始终牢记“为城市育英才、为国家筑栋梁”的初心使命,在基础教育“固本培元”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科技创新“攻坚突破”中锻造强国之翼,在产教融合“破壁赋能”中畅通成才之路,让教育改革的“上海智慧”成为人才兴国的“时代样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奋力谱写“教育强、人才强、科技强”的壮丽篇章。





上一篇:以自我革命精神锻造新时代过硬作风
下一篇:以制度革新治党新气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8 17:27 , Processed in 0.25707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