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如一柄高悬的利剑,既彰显着“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政治担当,更蕴含着“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执着。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南针,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上书写忠诚干净担当的时代答卷。 一、筑牢政治忠诚的压舱石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掷地有声。某省直机关开展“政治体检”专项行动,对党员干部的“政治三力”进行全方位扫描,通过建立政治素质档案、开展政治能力测评,让政治标准成为选人用人的硬杠杠。这启示我们,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校准政治方向,在重大斗争实践中锤炼政治能力,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不含糊、不动摇。 二、扎紧制度监督的铁篱笆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总书记的深刻洞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某市探索构建“智慧监督”平台,将财政支付、工程项目等关键领域数据全部纳入系统,运用大数据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波动。这种“制度+科技”的监督模式,正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生动实践。作为基层单位,我们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三、永葆清正廉洁的生命线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振聋发聩。某窗口单位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既解决群众难题,更倒逼干部作风转变。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启示我们,作风建设必须抓常抓细抓长。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砥砺初心,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锤炼作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