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回复: 0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 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

主题

0

回帖

4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6
发表于 2025-3-20 10: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近日看望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深刻阐明了教育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一、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教育支撑作用,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总书记在联组会上强调,“我们要培养的首先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人”。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智育过程中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在体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在美育过程中启示学生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德育无处不在、贯穿其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发挥创造性,“如盐入水”,更好地将德育渗透到教育全过程。
二、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教育支撑作用,必须推动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在三者关系中的关键地位、基础作用尤为凸显。 找到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方法、举措,构建三者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才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方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这些年来,从“嫦娥”探月追逐星辰大海,到国产机器人惊艳全球,再到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横空出示,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由中青年组成的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实践证明,打通科研成果从高校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推动高校科研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之花才能结出新质生产力之果。 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让实验室的奇思妙想与产业需求碰撞出璀璨火花。
三、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教育支撑作用,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朝着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扎实前进,必须凝聚起全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专章阐述并一体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才能厚植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我们要坚定信心和决心,付诸努力和行动,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深入学习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讲话精神的过程中,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更好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需久久为功
下一篇:传统制造业转型正当时,雷军的这些经验必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4 23:07 , Processed in 0.22006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