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文章指出,全党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不断把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党中央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个涵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系统工程,既是对百年大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一、政治立党铸就精神内核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从延安整风运动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到新时代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数百万党员干部立下"军令状";在疫情防控第一线,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筑起"红色堡垒",彰显了政治建设的实践伟力。思想建设是政治建设的灵魂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犹如精神灯塔照亮前行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为党员干部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乡村振兴、科技攻关等重大任务中,党员干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将思想伟力转化为发展动能。 二、制度治党扎紧权力篱笆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从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180多部党内法规形成"制度群",制度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巡视巡察制度实现全覆盖,如同"政治体检"常态化;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精准发力,构建起预防腐败的"防火墙"。制度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治理效能。中央纪委连续多年公布年度"反腐成绩单","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制度不再是"纸老虎""稻草人"。在脱贫攻坚督查中,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推动真抓实干;在生态环保督察中,党政同责制度倒逼绿色发展,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监督护党永葆肌体健康党内监督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利器。从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到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内政治生活"熔炉"越烧越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化推进,"四种形态"精准运用,既拔"烂树"更护"森林"。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纪检监察机关与政法系统协同作战,清除害群之马,维护党的纯洁性。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构成强大外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用户突破3000万,群众"随手拍"成为监督利器。在"天价烟""皮带哥"等网络舆情事件中,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形成合力。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基层监督联络站遍布城乡,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赶考"的清醒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让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更加成熟定型。这个涵盖教育、制度、监督的有机整体,既传承着"窑洞对"的历史智慧,又彰显着新时代的治理创新,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