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回复: 0

以创新之策斩断形式主义枷锁,助力基层轻装前行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

主题

0

回帖

5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6
发表于 2025-2-26 14: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基层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了基层的活力与创造力。因此,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当前提升治理效能、激发基层活力的迫切需求。
制度重塑:“刚性约束”斩断“软性枷锁”浙江省率先推行“基层减负二十条”,明确设定硬性标准:“无实质内容的文件坚决不发、无决策功能的会议坚决不开”,并大刀阔斧地将考核指标从繁冗的127项精简至精炼的38项,此举极大地减轻了基层的工作负担。这些制度创新不仅彰显了地方政府“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更为破除陈规陋习提供了有力武器。它们证明,唯有通过明确的刚性约束,才能从根本上打破束缚基层的软性枷锁,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更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整体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技术赋能:以“数字治理”取代“数字形式”。上海市长宁区通过搭建“一网统管”平台,实现了12个部门间25个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共享效率,使得基层数据填报量减少了70%,这一变革不仅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还促进了信息的快速流通与高效利用,为精准决策和及时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持。技术不应仅仅是增加工作复杂性的负担制造者,而应当成为推动减负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巧妙运用数字技术,我们可以打破信息孤岛,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最终实现政府治理能力与公众满意度的双重提升。
长效之策:在“破”与“立”间寻求治理平衡 。减负绝非简单的“做减法”,而是治理体系的深层变革。需警惕“减负清单”异化为“新负担清单”,防止“专班整治”退化为“运动式治理”。江苏省建立“基层观测点”动态监测减负成效,山东省将“干部敢为”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这些探索为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了启示。未来,应着力构建“基层需求导向”的政策制定机制、“群众参与式”的监督评价体系、“容错激励兼容”的干事环境,让减负成果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





上一篇:深入基层问冷暖-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辽宁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下一篇: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减负,“轻装上阵”做“真材实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8-24 06:51 , Processed in 0.25090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