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在会议上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实现基层减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释放基层活力的重要手段。基层干部深陷检查、考核、报表等泥潭,繁重的行政任务占据基层干部大量时间,为群众提供服务,促进辖区发展成为旁枝末节的任务。精简流程,优化机制,让基层职工干部从过渡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回归本职工作是不二之选。 基层减负的关键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纠四风”工作要求,破除形式主义。根治形式主义必须要首先从改变思想入手,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和政绩观,在工作中避免重痕迹、轻实效,杜绝在工作中“做样子”“走过场”。其次,要从源头上减少文山会海和重复性工作,上级部门考试时应按照实际整合考核指标,避免冗余、重复的统计报表多次累计,有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开展工作时要加强统筹协调,避免多头指挥,任务层层加码,要聚焦基层需求和群众导向,针对性开展工作。要减少重复性会议召开,争取做到一次会议推进解决一件事。 基层减负还应该注重机制建设,善用科技手段。要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设计,强化技术赋能,推动基层工作开展向数字型转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技术赋能工作。让基层干部从繁冗、重复、机械化的工作中解脱,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实现基层减负的本质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怀,基层干部作为工作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要避免重复性、低效的任务占据时间,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工作负担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工作能量释放到更需要的地方,基层减负不是一蹴而就,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系统推进的一项工程,要在推进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