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社区干部是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践行者。加强社区干部从严治党,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乎着社区的和谐稳定,更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社区干部必须深刻认识从严治党的重要性,筑牢基层基石,构建风清气正的和谐家园。 一、 理想信念铸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防火墙”。对于社区干部而言,理想信念更是他们服务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柱。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学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要注重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社区工作实际相结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践行理想信念。 二、 压实主体责任:构建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 从严治党,责任是关键。社区党组织必须切实履行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构建起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1. 强化“一把手”责任: 社区党组织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组织领导、推动落实的责任,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办。 2. 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 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要根据分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既要抓好分管领域的业务工作,又要抓好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 3. 健全责任机制: 要将党风廉政建设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定期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社区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因此,加强社区干部作风建设,是提升服务群众质量,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 1.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要引导社区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 2. 杜绝“微腐败”现象: 严查群众身边的“蝇贪”,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3. 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机制: 要建立健全社区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定期走访群众,了解群众的诉求和困难,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四、 完善权力监督:扎紧制度的笼子 制度是规范权力运行、约束行为的“硬约束”。完善社区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是防止社区干部腐败的重要保障。 1. 规范权力运行: 要完善社区财务管理、工程建设、低保申请等重点领域的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程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 加强对“微权力”的监督: 要建立健全社区“三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社区党务、居务、财务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要建立完善的信访举报制度,畅通群众举报渠道。 五、 强化纪律教育: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加强社区干部纪律教育,是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确保社区干部廉洁奉公的重要保障。 1. 加强党纪法规学习: 要组织社区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纪律处分条例等,使社区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2. 开展警示教育: 要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让社区干部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六、 发挥群众监督: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发挥社区居民的监督作用,是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1. 畅通监督渠道: 要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参与监督的渠道,鼓励居民通过多种方式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2. 保障居民的权利: 要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七、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廉洁社区 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是提升监督效率,实现精准治理的重要途径。 要建设智慧社区平台,公开社区工作信息,接受居民监督。 加强社区干部从严治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压实主体责任,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权力监督,强化纪律教育,发挥群众监督,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和谐家园!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将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