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它指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后我们又进行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特别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具体来说。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一以贯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 中国式现代化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是基于自己国情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仅要始终忠诚于党,学党史,跟党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工作中善于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大我,努力和组织的发展同频共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