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大厦的坚实根基,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关键“最后一公里”。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党员干部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不仅要“走近”群众,走到群众身旁,更要走进群众内心深处,既要迈开步、俯下身,也要勇担当、善作为,以赤诚真心换取群众真情,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凭突出实绩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护。 用真情实感密切群众联系。将“群众呼声”视为“第一信号”,在迈开步子、俯下身子的过程中,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对群众有感情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能不能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头、紧在心头,彰显着青年干部的务实担当和责任情怀。对群众的感情是在躬身力行中不断加深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青年干部要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做到为民谋利不怕苦,造福百姓不惜力。要厉行节约、艰苦奋斗,腾出更多资源办实事、兜底线,用“紧日子”换取老百姓的“好日子”。 以真抓实干破解群众难题。面对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找到问题的关键。正如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正是汲取了18位村民"大包于"的智慧,开创了中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展现了群众智慧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力量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对于问题的感受最为深刻,也往往有着最为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将群众智慧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 凭真绩实效铸就百姓口碑。习近平总书记在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时指出,“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干部政绩真不真、作风实不实,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青年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要重在实效,贵在坚持,要结合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听取群众意见还要结合专家建议,在充分考量、反复考究的基础上定决策、办实事。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应对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作者:金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