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从多个维度阐述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一是深刻理解守正创新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二是深刻把握守正创新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又要有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基层党建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坚定党建引领、突出基层基础的理论问题,也是聚焦有效领导、强化战斗堡垒的实践问题,更是“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政治问题。坚持担当作为铸忠诚、守正创新争一流,始终坚持把党建创新实践作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办事处梅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