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流动党员管理逐渐成为党内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党组织在新时代条件下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进一步重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组织着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路径,全方位发力,促进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障党的基层建设。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促进党的建设新进展。流动党员的党员身份认同感不足、组织关系失联、党内活动缺乏参与等问题,不仅影响流动党员的政治思想建设,也削弱了党组织在基层的作用。因此,确保流动党员在流动过程中不丧失与党的联系,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组织建设中的一项关键任务。《意见》的出台,提出了建立更加科学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强调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转接和信息管理。通过设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平台,党组织能够实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及思想动态,及时跟进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有效避免了流动党员“失联”的现象,保障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持续活力。 创新管理方式,是提高流动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党组织应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创新党员教育和管理模式。例如,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党员微信群等渠道,定期组织流动党员进行远程学习和党性教育。线上党课和专题讨论会不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避免了流动党员因为地域和时间问题无法参加集中的党组织活动,还能够提高党员对党组织活动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流动党员可以保持与党组织的沟通,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激发其担当作为的动力。通过这样的管理改革,党组织能够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流动党员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分散,但在思想上却依然与党组织保持紧密联系。要充分认识到流动党员不仅仅是一个“管理”问题,更是一个“思想工作”问题。加强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始终。党组织应当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困难,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同时,要鼓励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岗位和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带动周围人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流动党员示范岗”等活动,进一步调动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