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路领航 照亮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之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抓实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流动党员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红色火种”,他们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通过打造“云端课堂”、构建 “数字台账”和营造“温馨家园”使党员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确保党员在“流动红流”中永不“掉线”。 打造“云端课堂”,开启创新教育“E时代”。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积极打造“云端课堂”,突破时空限制,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党的教育;开发党建 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先进典型事迹等内容,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相结合;利用视频会议、在线直播等方式,开展“云党课”“云党日”活动,让流动党员即使身处异地,也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构建 “数字台账”,解锁动态管理“新密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鉴于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为了更好地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构建“数字台账”,建立流动党员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流出流入时间、联系方式、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等内容,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流动党员的行为轨迹、学习情况、活动参与度等进行分析,为精准开展教育管理提供依据,确保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营造“温馨家园”,铸就关怀激励 “避风港”。流动党员远离家乡和组织,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因此要注重对流动党员的关怀激励,营造 “温馨家园”,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定期走访慰问流动党员,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问候;注重对流动党员的激励引导,对表现优秀的流动党员进行表彰奖励,让党员们感受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作者:蒋玥琳 单位:上海市宝山区都市宝谊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