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擘画,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以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向。这一战略不仅关乎党的自身建设,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首先,党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作出的一项重大论断,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改革方向正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敏锐性,党能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而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其次,党建可以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党建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使他们更加坚定地支持并积极参与改革。这种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敢于担当、锐意改革的干部,可以激发全党提升执政本领的内在动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党员发展和管理,注重培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个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切实筑牢党的基层战斗堡垒。 最后,党建还能够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的细胞和活动的主体,在改革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种信任和支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是凝聚改革合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改革中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力量。以党组织为纽带,统筹好党群、政府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等力量,通过统一部署、部门协同等路径调配全域力量集中攻坚急难险重任务。以群团和社会组织为依托,统筹好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力量,通过党组织牵引、先锋示范、志愿服务等形式,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以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改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把握方向、统筹全局。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可以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引导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的实效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