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福建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区域发展、经济改革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这次考察不仅展示了中央政府对福建省发展的重视,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首先,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他指出,福建应紧紧围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目标,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一目标不仅是对福建自身发展的期许,也是对全国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表明了国家在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 在漳州市的考察中,习近平关注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以海兴村、以海强村的新路子。他与村民互动,关心他们的收入变化,并指出村级党组织应发挥火车头作用,引导乡亲们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这种从基层出发的发展思路,强调了党组织在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为农村的未来描绘了光明前景。 在文化保护方面,习近平在谷文昌纪念馆的考察中,强调了红色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必须保护好、传承好。这一观点反映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保护和传承也不可忽视。文化的力量不仅能够提升地方形象,还能增强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在厦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考察中,习近平再次提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他强调,厦门作为特区,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上要适应新形势,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这一指示表明,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与挑战,福建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还强调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重要性。他提出要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攻关。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将为福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强大动力。通过科技的赋能,传统产业可以实现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也能迅速成长,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习近平还提到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健全深化山海协作机制,加强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能更好地发挥福建独特的地理优势,推动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